开启世界杯冲击之路(冲进世界杯)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足冲击世界杯?
  • 2、中国男子足球队,是在哪一年踢进了世界杯的?
  • 3、世界杯的由来是几几年
  • 4、世界杯之父是谁,怎么成立的世界杯
  • 5、2002年世界杯巴西晋级之路
  • 6、无缘世界杯 到底是什么滋味

国足冲击世界杯?

“面对比我们强的球队,我们会一直努力去踢,与他们比赛什么结果都能接受,但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每一场比赛。”赛前发布会上,李铁的眼神中有着与平日一样的坚毅。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国足将迎来12强赛首秀,对手是现世界排名第35位的澳大利亚队。

12强赛开始之前,中国足协推出了国足40强赛纪录片《团结是铁》。从球员到教练团队,国足征战40强赛的点滴,如故事一般被讲述着。透过镜头语言,在新一次出征前,大家再次为国足送上了鼓励。

将视线拉回到3个多月前的苏州,中超联赛结束后的第三天,国家队再次集中,训练场上“TIE Together团结是铁”的红色标语格外显眼。

成为国足主教练501天之后,李铁终于将迎来自己首场正式比赛。“要珍惜在国家队的每一天,珍惜在国家队工作的机会。”在武磊归队后的训话中,李铁这样说到,而这也是他经常向队员们所灌输的。

然而在与关岛比赛之前的52个小时,最后一堂训练课上,费南多意外受伤。赛前损失大将,国足在40强赛的征战路算不上顺利。

“根据亚足联的建议,中国足球协会同意,决定2022国际足联卡塔尔世界杯2023亚足联中国亚洲杯联合预选赛第二阶段(四十强赛)A组的剩余比赛将转移至阿联酋迪拜继续举行。”

受到疫情影响,突然需要易地比赛,留给国足的准备时间只有3天——在7:0战胜关岛后,国足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经历近10个小时的辗转,国足抵达阿联酋时是当地时间晚上六点,为了更快调整时差,国足抵达阿联酋3个小时后,就来到了训练场。

阿联酋高温、高湿的气候如棍棒一般给了国足一次猛击。艰难的天气条件、训练中的消耗让队员们出现了身体缺水的情况。“如果训练课只喝运动饮料的话,一箱24瓶,能喝到3箱。”

就这样,国足开始了40强赛最后三场比赛的备战。

众国脚直言12强赛不为赢球奖的钱,更希望冲击世界杯

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中国男足将会在卡塔尔多哈哈里发国际体育场迎来亚洲区世预赛12强赛的第一场赛事,对战的对手是澳大利亚队。据悉,本次12强系列赛事,足协方面为了激励国足队员,保留了此前40强赛设立的奖励制度,以此激励球员争取赢得每一场比赛冲击世界杯资格。

据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虽然足协方面尚未正式公布具体的奖励制度,但是从此前的奖励情况来看,如果国足能在12强赛中取胜,单场比赛的奖金数额度应该是战胜叙利亚队时的600万元人民币(税前)。平均到每个国脚身上,单场胜利就能分到6万元人民币左右。

虽然足协方面设立了相关的奖励制度激励国脚冲击12强赛,但是在此次征程中,多名国脚直言目的不是为了赢球奖金,更希望在利用这一次机会冲击世界杯。

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国足队长吴曦更是直言道:“外界总说我们只看重钱,作为职业球员,钱对我们重要,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把我看扁了。我们这次来参加12强赛是为国出战,不是看多少奖金。即便是没有奖金,我们该拼还是要拼,毕竟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这一次的征程根本不需要奖金激励。”

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网-国足冲击世界杯之路这些细节感人 请继续为他们呐喊!

中国男子足球队,是在哪一年踢进了世界杯的?

对于中国球迷和足球工作者来说,2001年10月7日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中国男足终于实现了冲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历史性进步。那天晚上,球场内外一片欢腾,人们积淀了40多年的世界杯之情在这一刻迸发了,球迷、球员、足协官员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激动地宣称:中国足球进入了新的历史。2000年,世界著名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正式受聘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开始在中国推行“享受足球”理念,这位曾经备受争议的教练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2001年4月22号到5月27号,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全面展开,中国队6战全胜。8月25号到10月7号,世界杯十强赛硝烟弥漫,中国队以不败战绩提前两轮获得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入场券。这样的战绩,让中国球迷终于领悟了足球的快乐。44年冲击世界杯的历程,几代足球人的共同努力,把中国足球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老一代足球运动员年维泗在体会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品味到了其中的艰辛。

冲进世界杯决赛圈固然让人高兴,但是中国足球是否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提醒大家要冷静地看待中国足球的水平。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只是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起点,世界杯之路还很漫长,我们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也更加艰巨。不管中国足球队在这次世界杯比赛中的成绩如何,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比赛学到点什么,能够真正让自己有所提高。球员个体实力,专业化的尾巴,还是产出了一批个体实力不错,有特点的球员,至少在亚洲其他国家也有进入国家队的实力。

世界杯的由来是几几年

世界杯作为单一的体育项目,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项目。世界杯渊源始于20世纪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别是在安特卫普1920年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在那届奥运会上,南美、亚洲及非洲的14个国家参加了奥运会的足球项目。1928年17个国家参加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但直到这时还没有成型的世界杯诞生。

直到1930年5月26日,国际足联决定独自举办足球比赛,从此诞生了世界杯。在1936年国际足联总会上,会长雷米特通过了“举办FIFA成员国足球协会的所有国家队都可参加的第一届FIFA世界杯赛”的提案。

他们选择在奥运会的中间年度比赛,并且决定每隔4年举办一次世界杯,在法国举办完第三届(1938年)比赛之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杯比赛中断了12年。战争一结束,巴西就在1950年举办了第四届世界杯赛。

德国、南非、英格兰、摩纳哥和巴西参与了2006年世界杯的申办,但是巴西在最后时刻退出。在最后的投票中,德国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优势战胜了南非,获得了2006年世界杯的举办权。这是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德国上次举办世界杯是在1974年。

为了申办成功,5个国家可谓想尽办法,从国家元首到政党领袖,明星艺人到少年儿童,纷纷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申办活动之中。其中英格兰在这场争斗中,资金投入最大,居然达到了13亿英镑。

尽管德国的足球传统与经济实力都能保证其成功举办2006年世界杯,但在申办2006年世界杯的时候,南非的呼声却是最高,因为按照各大洲举办世界杯的顺序这次理应轮到非洲国家举办2006年世界杯,而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也在各种场合表示支持南非。而在2006年世界杯国际足联执委最后投票之前两天,巴西由于里约热内卢申办无望转而支持南非,以换取南非支持巴西申办2010年世界杯。对南非人这一招,德国足球名宿贝根鲍尔表示:“世界杯申办居然公开搞台底交易,我真想退出。”英国首相布莱尔甚至暗示要放弃争办2006年世界杯赛。

德国能够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杯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德国足球的传奇人特贝肯鲍尔,他在各种场合的游说以及他本人在世界足坛的地位可以说对德国的成功申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另外德国政府表示将对国际足联在世界杯比赛期间的巨额收入免税,这一举措对国际足联执委来说是也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在最后的投票中,在第一轮投票中,摩洛哥获得3票,英格兰获得5票、南非获得6票、德国获得10票,摩洛哥首先被淘汰。第二轮投票中,德国和南非各得11票,英格兰得到2票。最后关键一轮中支持英格兰的2票里1票转向德国,另1票弃权。这样德国以12票比11票获得了2006年世界杯的主办权。

德国能够如愿获得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权期间经历了长达7年之久的申办之路。1993年6月2日,德国足协副主席福尔费尔德向国际足总递交了关于申办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一份申请,可是申办过程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夏天,国际足总和欧洲足联之间发生冲突,欧洲足联在一份文件中要求从2006年起,国际足总会长和世界杯赛主办国在各大洲之间轮流坐庄,而且从欧洲开始。对此国际足总予以回绝。

德国还遇到了来自本洲的强劲对手英格兰的挑战。1996年6月,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在英格兰举行,英格兰借机大肆宣传自己,并打着“让足球回家”的口号,将96年欧洲杯办成了当时最大和最成功的一届。

1997年3月,贝根鲍尔出任德国足协的申办大使,同时在慕尼黑举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之前,德国足协打出的申办口号是:“我们将自己视为欧洲的心脏。”

1998年12月15日,贝根鲍尔正式接手申办委员会的领导权,结果如愿以偿。

他们选择在奥运会的中间年度比赛,并且决定每隔4年举办一次世界杯,在法国举办完第三届(1938年)比赛之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杯比赛中断了12年。战争一结束,巴西就在1950年举办了第四届世界杯赛。

世界杯之父是谁,怎么成立的世界杯

前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

要感谢法国人儒勒·雷米特,正是他的提议,有了如今的世界杯。

雷米特1921年3月当选国际足联主席,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这并不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但是雷米特以他的先锋精神,将国际足联的地位不断提升。

当雷米特刚刚掌权时,国际足联依然是个年轻的弱小组织,只有20来个会员。巴西和乌拉圭两大强国都没加入。这些都还是微观上的困难,宏观上的困难更大。两战间歇,国际政治和各国政府普遍都不稳定,比如1929年的大危机、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德国法西斯上台、西班牙内战等。

雷米特1873年10月24日出生在法国,从1890年开始投身天主教主义运动,这段经历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理念。雷米特关心的不仅是足球运动本身,还是足球运动所具有的普世特性,这也预兆了他将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雷米特在1897年创办了红星俱乐部,1899年成为法国足协第一任主席。他迅速明白创建一个宏大的国际赛事对于足球运动的发展和国际足联威望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意义。第一届世界杯本应在1906年进行,但是1904年5月21日才建立的国际足联没有接到任何援助,他们被迫取消了赛事。1914年,国际足联企图另辟蹊径一雪前耻辱,他们想承认奥运会足球比赛为“世界联赛”,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反对。尤其是雷米特,他引用了一句法国谚语:“没有斑鸫,就吃乌鸫凑数,这是不可取的。”

做为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不停地为启动世界杯而努力,但是总是好梦难圆。1924年,巴黎奥运会成功举办,足球决赛中,哥伦布球场涌入了50000名观众,他们目睹了乌拉圭3比0横扫瑞士,并为之如痴如醉。这坚定雷米特的信心。4年之后,安德拉德和斯卡罗内领衔的乌拉圭队又夺得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足球冠军。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终于在乌拉圭举行了。这一年恰逢乌拉圭独立100周年,乌拉圭人希望通过世界杯能够为自己造成国际性的反响,因此慷慨解囊,包揽了所有球队的交通费和住宿费。可以说是历史百年一见的巧合帮助国际足联解决了资金方面的大难题。

但仍然有很多欧洲球队因惧怕穿越大西洋而没有参加,这让南美球队很不满。最终只有4支欧洲球队来到南美洲:法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比利时。

1930年6月21日,雷米特亲自护送法国队在出发港口与罗马尼亚队回合。罗马尼亚人也险些取消了行程,最后是卡罗尔国王亲自颁发命令,给了队员们3个月的自有时间,并且保证他们归来之后可以保住工作。世界杯金杯就放在雷米特的行李里,这是货真价实的金杯,共用了1800克黄金制成。金杯是法国建筑师阿贝尔·拉弗勒尔的作品,高30厘米,重4千克。二战之后的第一届国际足联大会1946年在卢森堡举行,会上把这个金杯命名为“雷米特杯”。

乌拉圭百年球场,80000名观众,乌拉圭击败阿根廷夺冠。雷米特说:“我极少有这样的情感风暴,情绪完全失控了,就像是看台上所有的观众一样。”接下来的两届世界杯中,这种激情继续延续。意大利夺得了这两届的冠军。1930年世界杯只有13支球队参加,1934年有32支球队参加,1938年则有36支球队参加。然后二战爆发了,世界杯也暂停了。

和平终于回来。1946年,英国的4个足协也加入了国际足联。1950年,英格兰第一次参加了世界杯,这其中雷米特的外交能力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4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虽然决赛巴西1比2输给了乌拉圭,但是世界杯的人气是空前的,圣保罗的一条道路就以雷米特的名字命名。1954年,已经81岁的雷米特决心离职,他在国际足联主席的位置上已呆了33年,也是国际足球运动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出色大使。他卸任时,国际足联已有了85个成员,马上要迎来50周年大庆,第5届世界杯也将如约在瑞士举行。世界杯已踏上不可逆转的辉煌之路。

雷米特金杯

在1930年首届世界杯之前两年,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的冠军将获得一个冠军奖杯,由法国雕刻家Abel Lafleur负责完成,这个奖杯就是“雷米特金杯”。

从1930年到1970年间的9届世界杯,一共有五个国家举起过“雷米特金杯”,其中巴西队分别在1954、1962和1970年3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从而永久占有了“雷米特金杯”。

“雷米特金杯”高35厘米,重约3.8公斤。雕像由纯银制作,外表镀金,下面是一个用青金石制作的蓝色底座。底座的四面各镶了一块金牌,上面刻着前9届世界杯冠军队的名字。

“雷米特金杯”有着一段传奇而坎坷的经历。在二战期间,国际足联的副主席Ottorino Barassi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将它藏在床底下的一个鞋盒里,才使它幸免于落入占领军的手里;然后在1966年,金杯在英格兰展示时突然失踪,后来被发现被埋在一棵树下面,找到它的是一只名为Pickles的狗;最后,在1983年,它又一次被盗,这一次是在里约热内卢,据说它最终被盗贼们熔化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金杯的拥有者巴西足协重新制作的复制品。

2002年世界杯巴西晋级之路

2002年世界杯巴西夺冠之路(以下均为北京时间2002年)

小组赛

6月3日,巴西2-1土耳其 6月8日,巴西4-0中国 6月13日,巴西5-2哥斯达黎加

1/8决赛 

6月17日,巴西2-0比利时

1/4决赛

6月21日,巴西2-1英格兰

半决赛

6月26日,巴西1-0土耳其

决赛

6月30日,巴西2-0德国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官方名称: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 Japan™)是国际足联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周于2002年5月31日-6月30日在韩国和日本举行。本届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也是首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的世界杯。中国首次进军世界杯,最终巴西国家队夺冠,成就五冠王伟业,卡恩(德国)获得金球奖,罗纳尔多(巴西)获得金靴奖。

无缘世界杯 到底是什么滋味

在卡塔尔多哈,国足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在12强赛的最后一战当中客场取胜——这是一场精彩的胜利,虽然它不足以让里皮率队继续朝着俄罗斯世界杯冲击。又一次冲击世界杯失败,距离中国球迷们上一次感受成功的狂喜,已经过去了16年。

赛前人们知道出线条件苛刻,知道出线需要奇迹,但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守候;当另外两场比赛的比分不利于国足,场上又被卡塔尔率先进球的时候,可能有人不再坚持,但依然有很多人继续陪着国足一起战斗。当肖智建功扳平比分,当武磊破门反超比分的时候,在这个对中国观众并不算友好的时间点,依然能够听到宿舍里、酒吧里、许许多多电视机和电脑屏幕前的巨大欢呼声。足球这项世界第一运动就是能够让人们心潮澎湃,而世界杯就是这样一个最宏伟的梦想,能让许多平时不那么关注足球的人投来目光,能让你的微博首页和朋友圈里铺天盖地出现着关注国足的消息。

这样巨大的关注度之下,冲击世界杯过程中的一切往往都会被放大,会成为难以忘却的故事,这是世界杯带来的特殊压力。12强赛的历程中,人们会慨叹顾超在主场对阵叙利亚的时候出现的失误,在多年之后谈起这届预选赛的时候,多半还会提到顾超的名字。在只进过一次世界杯正赛的中国,一些多年前的预选赛故事仍然会被提起,你自然可以想象,如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杯常客,冲击世界杯失败的打击有多大。1994年世界杯,格雷厄姆-泰勒率领的英格兰队没能晋级正赛。泰勒教练于今年1月去世,几年前他曾说:“这个标签会伴随我进入坟墓:我是那个带英格兰世界杯预选赛出局的教练。”

其实在接手英格兰之前,泰勒在沃特福德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在他看来,预选赛出局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主场2-0领先被荷兰追平,“我们失去了加斯科因,沃特斯对他的犯规是预先有准备的攻击,而这种令人汗颜的犯规竟然连牌都没吃”;主场对挪威占尽优势,但挪威人雷克达尔的一脚世界波就带走了1-1的平局;客场对荷兰的生死战,作为最后一名防守球员的科曼对普拉特的犯规没有吃红牌,而这个任意球荷兰人墙提前移动,裁判无动于衷;几分钟后几乎相同的任意球,英格兰队却被判干扰在先,重罚的球员首开纪录——这个人正是应该被罚下的罗纳德-科曼。最终英格兰0-2告负,几乎彻底丧失了出线机会。

当然,这不能解释英格兰为什么主场没赢荷兰和挪威,为什么客场平波兰输挪威;而与荷兰的生死战,在泰勒所说的事情(当时比分0-0)之前,荷兰队里杰卡尔德有一个好球被吹无效了。你当然可以觉得泰勒这全是在找理由,但因为这样的冲击世界杯失利,泰勒连为自己说一两句话的权利几乎都没有了,足球场上正常的对运气乃至裁判因素的抱怨,人们都不会再听得进去。“20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说这个,人们说我很蠢,这些东西都会被我带进坟墓。”《太阳报》把泰勒称为“大头菜”,而这样一个绰号此后就一直伴随着他,伴随着一位举止得体、取得过不俗战绩、勤勉工作的教头。

“大头菜”称号出来的几年之后,泰勒遇到了当时《太阳报》的编辑麦肯齐,后者告诉他,对于被称作“大头菜”这件事情,泰勒的抱怨有些过于敏感了。“麦肯齐说这事儿有点趣味。”但在数年之后,两个愣小子从酒吧里出来遇见了泰勒,对他指指点点,喊着“这就是那个**的大头菜”,然后把酒朝着泰勒扔过去。要不是安保人员介入,谁知道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泰勒反问麦肯齐:“这只是‘有点趣味’吗?”在他看来,这种痛苦是一个正常人都不希望施加在哪怕最恨的人身上的。在纪录片《不可能的工作》当中,当比赛结果朝着不利于英格兰的方向发展时,泰勒的表情就跟失去了亲人一般痛苦。

当客场对荷兰的生死战认为裁判的判罚有偏向的时候,泰勒对边裁说了这么一句著名的话:“告诉你的同伴,他这就是在砸我的饭碗。”这样的运气作祟、场外因素、裁判争议,许多国家队在冲击世界杯的道路上都遇到过,国足也不例外。比如2004年和科威特拼净胜球的那次,我这边晚开球,你那边球网破了,场内场外各种斗法。有的时候,运气就是没有站在你这一边的,但因为最终的结局,你可能甚至都没有解释的机会。泰勒总结道:“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关于生活和关于人性的。”到了2013年英格兰再次陷入可能不进世界杯的局面时,泰勒可以淡定地说,他可能是全英格兰唯一不担心的人了。

主场对乌兹别克一战,比赛进入尾声,中国队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点球。郜林顶着巨大压力主罚,一脚将中国队的希望保持到了最后一轮。那个点球如果没进呢?这意味着国足提前出局,郜林赛后面对的压力或许是难以想象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帮中国队“续命”的点球,即便进了,国足依然有很大的可能12强赛出局(就像如今事情发展的这样);但在每一场比赛都是巨大焦点,每个关键时刻都被赋予极其重大意义的情况下,如果真的罚不进,郜林或许根本就没法获得什么喘息的空间。你可以想象他被质疑难堪大任,然后被拿着各种各样的数据一起算总账,即便那个罚失的点球可能只是因为一块不平整的草皮。

有人罚丢过这样直接决定出线与否的关键点球,在最后一轮的最后一分钟。2005年10月8日,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在喀麦隆与埃及之战的最后一分钟,主队获得了一个点球。只要点球打进,喀麦隆就能击败埃及,从而力压科特迪瓦1分进军世界杯,否则就是科特迪瓦晋级。进则生,不进则死,没有第三个答案。后卫沃姆走上罚球点,门将扑反了方向,但沃姆的低射砸在了门柱上,出了底线。从点球的角度来说,你很难说沃姆这球踢得差,但这是最差的结果:晋级世界杯的是科特迪瓦,而不是喀麦隆。沃姆表示有的喀麦隆球迷想杀了他——这似乎不难理解,这样的情形放在你看球的时候,你会不会有想杀了这个球员的冲动?

关于这个点球,喀麦隆头号球星埃托奥说:“为什么我没罚?我本来走过去准备罚了,但沃姆过来说,他真的很有信心可以得分。”但沃姆这边是另一种说法:“没人想罚那个点球,没有人,埃托奥和我们的队长(里戈贝特-宋)都不想,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罚丢了会发生什么。我总是有这样的勇气,于是走上了点球点。我对埃托奥所说的感到愤怒,因为那不是真相。我们在场上没有说话,但我看到他和队长都没准备去,所以我就自己上了,因为我也是点球主罚者名单中的一员。”沃姆说自己试图联系埃托奥,但没有等到他的电话;只有一些国家队队友和沃姆当时所效力的国米俱乐部的人有和他电话交流,告诉他生活还要继续。

“我不怕这些,因为我有坚强的个性,但我担心我的家人。”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能看出沃姆的无奈。有的车因为被误认为是沃姆的而遭到球迷攻击,而在回更衣室之前,沃姆想得最多的也是他的家人,赛后他立即询问警察,自己的亲戚们在哪里。警察告诉他,警方会注意好沃姆家人的安全。沃姆事后说他知道如果罚丢会“很艰难”,但这样的程度或许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对于这些失利,人们有玩笑、有怒骂,但有时难免会走得太远,将对某个责任人的怨恨和攻击上升到不必要的程度。沃姆和埃托奥关于谁罚点球的争论故事或许不奇怪,如沃姆所说,如果没踢进,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所以这球到底谁想踢,得说个清楚。

叙利亚昨晚的绝平,让乌兹别克斯坦队最后时刻被踢出了附加赛。而对中亚狼来说,这或许还并不是对他们最残忍的一次出局。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附加赛首回合,乌兹别克斯坦主场1-0领先于巴林,又获得了一个点球。杰帕罗夫将球罚进,但日本主裁以乌兹别克进攻球员卡帕泽提前进入禁区为由吹掉了进球。这种情况按规则应该重罚,但主裁应用规则错误,判给了巴林一个任意球。比赛最终1-0结束,吃了亏的乌兹别克足协告到FIFA,要求判他们3-0取胜。FIFA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宣布首回合进行重赛。乌兹别克方面愤怒地表示:“裁判偷走了我们的第二球,现在FIFA又偷走了我们的第一球。”

重赛中,双方打成了1-1,之后客场0-0的结果意味着乌兹别克斯坦无缘世界杯。2014年的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带着1-1的比分回到主场的乌兹别克开场5分钟就取得领先,并且占尽了优势。但当几乎没有什么进攻机会的约旦抓住机会扳平的时候,塔什干疯狂的观众们突然陷入死寂。在加时赛最需要势头的时候,乌兹别克又被球场坏掉的灯断了气势,比赛中止了18分钟。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伊斯梅洛夫失手,乌兹别克再次梦断十二码。当然,两次在亚洲附加赛里击败乌兹别克的巴林和约旦,后来也没进世界杯(输掉了洲际附加赛),但这并不能抚慰乌兹别克球迷们,他们只能感叹命运是如此残忍地背过了身。

奥运会和世界杯,都是举世瞩目的赛事。但和里约奥运会的206个国际奥委会成员都至少有1名运动员获得了参赛资格不同,目前的世界杯只有32个席位,这也让不同国家的命运不同:有的是参赛的常客,几乎每次都有他们的身影;有的虽然偶尔跌跤,但也能经常来到大舞台上;有的是近年来崛起的新贵,首次登台之后开始成为新势力;有的曾经尝到过世界杯的滋味,但距离上一次的喜悦和幸福已经有很多年了;还有的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摸到了世界杯的边,但仍然离冲击成功还差一步。那些快乐的、激动的、焦虑的、遗憾的、痛苦的、愤怒的时刻,每个国家队都会经历,只是不同时刻的次数多寡有所不同罢了。

足球就是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围绕着世界杯这个最大的舞台,不管在哪里,自己国家队的每场比赛都是绝对的焦点,都有前前后后的许多故事。出线也好,出局也好,不知有多少人会因此今夜无眠。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疯狂,无论是在庆祝胜利称颂功臣,还是悲叹失败怒骂罪人的时候。无缘世界杯的滋味,国足拥趸们并非第一次品尝了,但这种令人欲罢不能的疯狂和对未来的新一轮期许,会让很多人在下一次冲击世界杯之路开始的时候,继续带着五星红旗奔赴球场,或者是继续守候在屏幕前。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