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公考常识只考关于国内的题吗
- 2、国考常识题有几题?
- 3、公务员试卷中常识包括哪些部分?
- 4、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题型如何正确的备考?
公考常识只考关于国内的题吗
常识部分一直都是考试中的固定板块,只是部分省考对于常识考察的题量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发现,学员对于常识部分的把握程度并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常识部分本身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加大了大家的记忆难度;二是考试的题目没有规律性并且综合性考察较多,本身需要学员有良好的基础。那么常识部分应该如何攻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常识部分的备考方法。
首先要弄明白常识部分靠什么?
一、科技常识
公务员考试常识题怎么备考
对于科技常识而言,在近几年的考试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板块:
(一)科技史
对于科技史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每个时期比较重要的发明或是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大家一定要会区分不同的时期有什么样的发明以及跟这个发明相关的科学家。
(二)基础科学
这部分的内容包括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生物医学知识和生活常识。通常在这部分的考察中十分喜欢把相关基础科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来考场,考察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高新技术科学
在掌握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从六大高新技术入手,重点把握这些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结合时政,了解中国目前走在世界前列的高新技术,跟书本上的原理相结合。
二、文史常识
对于文史常识而言,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板块:
(一)历史常识
历史常识中,比较爱考的是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在中国古代史的考察中尤其爱考每个朝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近代史的考察中尤其爱考重要转折点上的重要事件或会议。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范围比较广,大家可以按照不同时期的代表文学形式去重点把握名家名篇。尤其是每个作家的朝代、代表作及作品主要特点都是可以重点去记忆和背诵的。
国考常识题有几题?
一、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近几年考试都是放在了第一部分。共计20道题。常识考察包括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活常识、生物医学等知识领域。可谓是无所不包。需要大家平时多积累。将其安排进每天的学习当中。
二、言语理解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
言语理解在整个试卷的第二个部分,共计40道题。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在国考中的题量不一样。副省级的15道题,地市的10道题。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的考察40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及类比推理各10道。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五、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类型有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图形类资料和综合类资料(主要是前面三种基本资料的组合)四种基本形式。综合考查应试者的阅读、理解、分析、计算等方面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一般考察4篇材料,每篇材料配5到题目,共计20道题。
公务员试卷中常识包括哪些部分?
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020年国考常识判断题型如何正确的备考?
考情分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辨别的基本能力。常识判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历史人文、地理、生物医学、生活常识等知识领域。
具体知识点如下:
从近几年国考来看:省级以上与市(地)级以下试卷中常识判断部分均为行测试卷的第一部分,且都是20道题。两套试卷有很多题目是重合的,地市级的考查范围相对集中,副省级比较广泛,但法律、政治 (哲学)、经济、历史人文和地理科技都是二者的备考重点。
近年来,常识判断国考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第一是出题方式上,除了传统的排序题、判断正误题、对应题外,出现了图形题、场景题等新形式。
第二,国考对国内热点考查频率越来越高。
第三,考试难度增大。常识考试难度增大体现在题目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原来一道题只会涉及到某一个模块的知识点,现在是多个知识点杂糅。例如把历史和科技结合、历史和文学结合起来考查。
备考建议:鉴于常识判断模块的特点,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做好规划、强化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一、抓住考试的重点
有的放矢。法律 、政治 (哲学)、经 济 、历史人文和地理科技都是我们备考的重点。我们应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然后将其安排到每天的学习中,并且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比较好的效果是隔周复习。而对于相对次要的知识点,我们应该融入后半程复习中,这样既可以考点全覆盖,又可以突出重点。
二、掌握考试中的常用解题技巧
和行测其他模块一样,常识判断在知识点学习和刷题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积累和发明一些考试技巧,毕竟得分才是王道。以下给大家提供一些基本方法。
1、排除法
相信每一个人都很熟悉排除法,排除法适合于行测每个模块,常识判断题更是如此。无论是平时刷题,还是考场之上,都会有一些生僻的知识点或者一时拿不准的知识点,都需要通过判断其他选项来进行排除,得到最后答案。有同学说,大部分情况总是能排除两个,在剩下的两个中选错,这说明你的积累量不够,或者是积累得不够细致,在备考中只有对概念细分,才能用好排除法。
【例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喜迎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秒杀技巧】题干要我们找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保障政策,“投入保障”是核心概念。A、B两项属于“文化贸易促进政策”,是投入政策,而非投入保障政策,故排除。C 项“税收优惠”属于“文化经济政策”,故排除,正确答案为D。
2、去同存异法
去同存异法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情况。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一下:
【例2】在我国,下列所得中,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
A.保险赔款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偶然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秒杀技巧】观察选项,BCD三项都有“所得”二字,而A项为“赔款”,与“所得”差异较大,因此可以去同存异,选A选项。
3、口诀法
常识判断内容很多,怎样来快速记忆这些内容这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大家能够快速记忆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把常识判断中的一些高频考点编成口诀的方式来记忆。口诀法适用于条数多的知识点,摘取关键字,重新组合,根据谐音,形成口诀。比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几个特征中分别取一个字,连在一起“民工有活定和谐”,这样就很容易把和谐社会的特征记住了。
【例3】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内容的是( )。
A.民主法治
B.诚信友爱
C.安定有序
D.科学发展
【秒杀技巧】运用口诀“民工有活定和谐”就可快速解题,答案是 ABC。
4、周年纪念联系记忆
这种方法多用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例如2017年是 建军90周年,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 周年,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这些重要的周年纪念是大家要重点关注的,也是考试时容易考查的。
三、重视真题
很多学生认为考过的题就不会再考了,因此重视不够。其实,不仅应该做,而且应该多做,并且要深入研究。梳理几次历年真题,不仅能画出知识树,还能找到出题趋势。
常识判断科目,不仅仅是知识点的实记,还有分析判断的成分,只有把握好真题,才能发现一些出题规律。比如常见的设问方式、常设的陷阱、哪种方法和哪种题型最匹配等等。
四、结合各类媒体积累常识考点
在常识判断知识点中,有一类是生活常识,尽管我们都在生活,但很多人没有常识,或者在信息泛滥时代我们接受了很多矛盾信息,反而缺乏了常识,比如豆浆加糖精到底有没有毒?似乎有n种答案。
给大家推荐一个节目,央视财经频道的《是真的吗》。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网上流传的各种“常识”,趣味性和科学性兼具。类似的公众号也有一些,但权威性远不及这个节目,大家还是要小心甄别。
学习常识判断,可以极大扩充你的知识量。也可以检验你到底具备了多少常识素养。毕竟,考试之外,还有生活,没有常识的生活,是不可设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