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户外运动小知识
- 2、参加户外徒步暴走有什么技巧?
- 3、徒步旅行、露营、登山、探险,关于户外安全的25条经验分享
- 4、徒步基础知识
户外运动小知识
一、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的前提
根据穿越区域的不同,徒步旅行可以分为城郊、乡村、丛林、山地、江河等多种类型。因为一路基本靠走,并可能穿越复杂的地形,缺乏基本体能条件的人不适合徒步。任何人都无法一步登天,第一次徒步的人一般都能负担短距离的平坦地形。记住循序渐进,不要参加超出自己身体承受范围的活动。
二、没有团队精神,喜欢单干的人不适合户外徒步
短途徒步固然可以一个人单干,但需要穿越复杂地形地貌的长途徒步中,团队的合作就很关键。明确分工、齐心协力是挑战高难度徒步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徒步旅行需具备一定的野外求生知识
旅行在外,意外难以避免。对大自然种种突状况如暴雨、雷电、山洪等,要能有所预见并有应对之法;而能够正确处理扭伤、脚上起泡、中暑、缺水、出血等野外徒步易出现的问题,也十分必要。
四、五项物资准备
确定要徒步时,驴友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是搜集资料制定路线,二是准备充足物资。
规划徒步行程需要比普通旅行计划费更多心思,首先要考虑线路设置和每天的.行程规划是否合理、安全,是否在徒步者的体能负担和能力范围内。第二步就是了解当地的天气和地形状况,务必做好应急预案。如果参加徒步的是一个团队,了解领队能力和团队构成就十分重要了。
零基础的驴友更关心的物资准备可概括为5个部分:装备、饮水、食物、药品和户外用具。
背包和鞋子被称作徒步者最重要的两大装备。一些户外徒步如攀登雪山的装备更为专业,在此仅提供普通徒步的装备参考。
首先要购买的是合适的背包,容量、结实程度和防水是选购时的三大指标。购买背包时最好反复背试,并向营业员请教正确背法,否则徒步时,它将不能起到减轻负重的作用。
鞋子是否耐磨、防水和透气,直接关系到徒步者在长时间徒步中的安全舒适,因此选购鞋子要舍得投入金钱和精力。长途跋涉易使踝骨受伤,高帮的登山鞋能更好地保护徒步者的踝骨。如果旅程中要涉水,需要准备溯溪鞋。运动凉鞋既可以当拖鞋穿,也可以成为夏天徒步的主力装备。
在衣物的准备上,防水透气的冲锋衣裤是必需的。切忌穿牛仔裤,因牛仔裤遇出汗、下雨会影响身体行动。夏天徒步则要带上快干衣裤,裤管和袖管最好可脱卸。其他小物件如墨镜、帽子、排汗内衣可视情况选择。
睡袋、帐篷等是户外用具的大件,其他小物件如防晒霜、刀具、防风打火机、照明设备、水壶、防潮袋、垃圾袋,也是任何类型的徒步都适用的装备。
一般来说,短途徒步不需要准备太多食物,可以带些既补充能量、又不太占位置的食物,如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饮水每天带够3升的量,不推荐直接饮用野外生水。药品带些感冒药、止泻药、创可贴、云南白药喷雾等就可以了。
五、徒步技巧:保持节奏 讲究休息
第一次参加徒步,驴友很容易还把它当做普通旅行,一路说说笑笑,跑跑停停,走路时快时慢。不用多久,你就会惊异于体力流失之快。
零基础驴友要知道的第一个徒步技巧就是始终保持一定的节奏。徒步最开始的5-10分钟可以留作预热时间,此时宜放缓脚步。之后的行程中,可逐渐调整步伐,控制节奏,匀速缓行。徒步中,要集中精力行走,尤其是长途行走时,打闹嬉戏只会消耗体能。
徒步是一种全身运动,要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稳定重心,小步伐前进。脚掌用力要均匀,不要踮脚行走,要全脚触地稳稳踏步。
第一次徒步因为不适应更容易感到疲劳,行走中的休息也有讲究,原则上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时间休息以站着调整呼吸为主,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每行走1小时到1.5小时,可卸下背包休息15分钟,但切忌不要一停下就瘫倒在地,应先调整下呼吸再坐。坐着休息也不等于没事干,驴友要利用这段时间按摩肌肉,帮助放松。
参加户外徒步暴走有什么技巧?
1、徒步暴走常识:开始徒步的时候,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是刚刚参与到户外徒步的阵营中来,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下面的几条原则对于刚开始徒步的户外爱好者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来走:不要逞强埋头猛走,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个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科学地衡量自己的体能:头几次外出徒步的时候最好坚持走若干个小时,而不要计划一定要走多远,通过这样的几次摸底,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再适当增加徒步穿越的强度。
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户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大强度的体力付出,有时候会得不偿失。记住户外徒步的时候,最恰当的速度是能够维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学会休息的步法:对于走路,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的你的体力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徒步的时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义不是暴饮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计路可能都走不了了。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频度,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在徒步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加减。
2、长距离徒步(暴走)注意事项:
提醒:
1、活动前一晚要休息好及预先收拾好装备等物品。
2、热身:起步前最少要作十五分钟或以上之静态热身运动;身体磨擦位处宜涂抹上润肤露,防止长途带来之磨损。
一、装备
个人装备 :鞋、袜、护膝、舒适的T恤及短裤、适合1日行程的小型轻便背包或水袋式背囊、登山杖、反光物、头灯、手电、小量的药物、轻便雨衣、高能量的食品及个人用品。可公用的东西带一套既可,例如每队一个小药箱。 1、背包:好的背负系统很重要。装包要平稳四正;不装任何不必要的东西。 2、鞋子:最好轮换使用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徒步鞋或运动鞋。大一号的在尾段时穿着会较为舒适。登山鞋重,鞋底硬,公路长距离徒步不宜选择登山鞋。长距离平地穿越,必然造成脚掌的极度疲劳。如果配备两双不同质地、不同鞋垫的鞋(如轻便跑鞋、徒步鞋、运动鞋),每隔一小时换鞋行走,并经常改变行走方式(行走、小跑结合),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受力更均匀,并调动腿部更多的肌肉群参与运动,必可减缓疲劳和疼痛,可以徒步更远的路。新鞋容易引致脚部不适,刺激水泡形成,因此正式参加活动时,最 好穿着练习时穿过的鞋。 鞋带要系紧,使鞋子包脚良好。 鞋底较薄可以加多一双鞋垫或穿厚一点的袜子。 一般穿底厚有弹性运动鞋较好,登山鞋较重底硬,走久了易起水泡。很多人走不完百公里主要原因是鞋子没选好脚起水泡而放弃。穿上厚而干爽的袜子可以减少脚与鞋底的磨擦,减少起水泡的机会。 有经验的毅行者建议在穿袜前在足趾背上涂上适量 Vaseline ointment (凡士林)膏,或用 Micropore tape (医生胶布)把脚趾个别分开包扎,或尝试用橡皮膏和泡漠双面胶贴于足底。3、袜子:厚而干爽的袜子。 以减低起水泡的机会。要带备用, 多换几次,能保持足部干爽,可预防水泡。4、绑腿:能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涨疼,小腿不容易感到酸累。5、护膝:可拆式护膝,不定期地使用,不用时可以拆下。 6、护踝:如果只穿一双低帮的徒步鞋,护踝很有必要。7、登山杖: 减轻你双腿的负担,尤其是登高时。 8、柔软的擦汗毛巾。 9、要戴遮阳透气的帽子、防晒霜。 10、衣服:建议内裤选择不磨擦大腿根的四角内裤 ,有透气排汗性能的更好。根据活动性质和天气状况,选择合适的衣物及备用。
二:食物 1、在徒步(运动)途中,因胃肠消化功能自然减弱,所以不宜食用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不易消化的食品。碳水化合物是供给人体主要能量的营养物质,易消化,并能迅速释放能量。所以应补充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粥、米饭、粉、面、馒头等谷类食品和蔬果、运动饮料等易消化食品。2、早餐、中餐可在路边餐厅就餐。中途过多过杂的各式各样的饮料会使徒步人员感到肠胃不适。运动饮料、葡萄糖水、盐水和适量的凉茶足矣。3、吃了容易口渴的食物不要带。包括:味道重的,辛辣的。4、不要带过多的水、食物,能在路上补充的就不带。全程基本有路边店可补给。注意要带咸菜等补充盐分、矿物质的食品。5、尽可能少食多餐,以保持稳定的能量供应,并可避免多食少餐所引起的胃部饱胀。沿途吃一些干果、饼干,间中吃一只香蕉。
三:行进 1、徒步是种全身运动。注意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
不定期地变换行走姿势,如走跑结合。可以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均匀受力,同时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组合,让肌肉可以交替得到休息。平路时放松,用大腿带动小腿。步伐均匀,有节奏感。2、不要去追赶别人,走自己的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3、当感觉脚趾或脚掌痛,勿只用脚掌一侧行走,这样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会极为痛苦。4、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5、上坡时先深呼吸,上身前倾。下坡时,如果加速,或跑,身体后仰,降低重心,不可受伤。6、欲速则不达。重在安全完成,快慢在其次!
四、休息 1、定时主动休息,补充必要的水分和能量,喝水宜少量多次,可防止胃部不适。每小时休息5分钟(刚好换鞋、喝水),比4、5小时休息1小时更有效,更能得到休息。长时间的休息反会令酸软的肌肉硬化,必定造成身体的重新适应。2、谨记:休息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仅仅是躺下休息这么简单。 休息时可脱下鞋袜和护膝,做一下大小腿的松驰和按摩。3、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4、长时休息:2~3小时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分钟左右,可休息调整并补充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脚踝和膝盖等部位酸痛可抹些活络油。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充血的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
五、水泡的处理 :不影响行走的小水泡,可以暂不刺穿。如水泡增大,感到肿胀及痛楚,可用消过毒的针刺破水泡,释放积液,然后包扎患处。如水泡已穿破,不要将表皮剪去,然后包扎患处。
六、适可而止,学会放弃。 如果你的关节或以前的旧患向你发出警告时,请珍惜自己赶紧理智放弃。记住:身体是你自己的,走完一次又怎么样?有谁会真正在意你是否完成了?
七、安全事项 1、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走人行道和斑马线,不走行车道,不为抄近路横穿马路。2、偏僻和黑暗路段请结伴行走,不落单。3、夜晚徒步困倦时,注意适时休息,以免因精神恍惚导致意外。
八、环保事项 :1、不乱扔垃圾,垃圾自行处理,随身携带至垃圾桶处丢掷 。2、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饭盒、水杯 。3、勿喧哗打闹,惊扰市民,打扰他人休息 。4、他人如有违背环保之行为,请温言劝止。
九、其他 :1、最好于一星期前修剪脚甲,太短或太长容易引起受伤。 2、运动前2小时补充500毫升运动饮料,可增加体内肌糖原、肝糖原储备。 3、同队队员尽量一起走,保持一定的速度,同行同休。4、先用湿巾擦净皮肤,再用活络油效果才更好。
徒步旅行、露营、登山、探险,关于户外安全的25条经验分享
徒步旅行、露营、登山、穿越,在野外防止意外的最有效方法,是为旅行做好充分准备,了解所在地区的天气、地形以及自己的身体状况。
掌握一些户外常识可以帮助户外爱好者确保旅行的安全。
1、不要单独去探险:
荒野探险,你的团队最好至少能有四个人,这样,如果一个人受伤,另一个人可以留在受害者身边,同时两个人去寻求帮助。
2、身体状况良好再出发:
经验丰富的徒步旅行者都知道,当他们上路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是最重要的。
徒步旅行的最佳训练就是定期远足,良好的身体状态少不了平时的锻炼。
如果有任何的 健康 状况与身体不适,都要暂缓或者取消计划。
如果是计划攀登或前往高海拔地区,请制定适当适应海拔高度的计划。
3、提前掌握所需技能:
确保你具备露营或远足探险所需的技能,提前练习所需的技能。
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地图与指南针、搭建临时避难所或进行急救。
4、出发前检查你的一切设备:
保持所有的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旅行前务必仔细检查它们,包括穿适合天气条件和季节的衣服。
5、出发之前制定应急计划:
在开始旅行之前制定应急计划,确保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他们迷路或出现紧急情况该怎么办。
在雷暴期间避免裸露的山脊顶部、开阔的平地、孤立的树木。
在海拔较低的茂密森林地区寻找庇护所,即使在夏天,暴露在风雨中也会导致体温过低。
7、热身运动必不可少:
出发之前,做热身运动,拉伸会逐渐增加心率、温度和肌肉循环。
此外,经过一晚的休息后,肌肉需要预热。
伸展运动可以让身体增加灵活性,也是预防肌肉损伤的最好办法。
出发后,慢慢开始,逐渐增加你的速度和距离。
8、不能忽视阳光的伤害:
在户外运动中,要戴上太阳镜和帽子或遮阳板。
雪盲症是由雪对太阳的光线反射引起的,尤其是在户外的最初几天,请遮住眼睛和脸部。
无论季节如何,都带上防晒霜。即使在零度以下的温度下,你也会遭受痛苦的晒伤。
9、了解山区气候特点:
山区天气通常比平原或低洼地区凉爽,多云和多风。
一般来说,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左右,因此,最好多穿几层衣服。
最靠近皮肤穿着涤纶衣服会将温暖的空气保持在皮肤附近,并将身体表面的水分转移或吸走。
10、多喝水:
携带大量的饮水会很重,但在路上缺水是一种危险。
在出发之前多喝点水,这样你就可以充分补充水分和精力充沛。
另外,切勿在到达下一个补水点前喝掉所有的水。
11、永远带上应急求生装备:
除了急救箱外,这还包括:地图、指南针、手电筒、刀、防水起火器、紧急避难所、哨子、保暖衣物、高能量食物、水以及其他保护装置。
12、避免迷路:
密切注意你的周围环境和地标,并将其与你在地图上的位置联系起来。
相信地图和指南针,不要漫无目的地走。
如果你在路上,一般情况不要离开道路,更不要轻易进入丛林。
13、一旦迷路,保持冷静:
如果你迷路了,请保持冷静。
恐慌是你最大的敌人,试着记住你是如何到达现在的位置的。
如果是夜幕降临,如果你受伤了,或者你快筋疲力尽了,请留在原地。
作为最后的手段,沿着河流或溪流往下游走,这通常会让你走出困境。
14、天黑前扎营:
在天黑后继续在荒野中穿行会导致许多坠落事故,因此,尽量在白天旅行。
在远离悬崖边缘的地方建立营地,并在白天了解好地形。
如果必须在天黑后离开营地,也要留在你在白天见过的地方,与朋友一起去,并始终使用手电筒。
请注意湿滑的区域,并花时间仔细观察避免绊倒。
15、遵守营火规定:
注意当地政策法规,特别是关于营火的规定。
在许多干旱地区,禁止生火,你必须使用野营炉。
16、在安全区域生火:
明火和燃烧的炉具必须离帐篷足够远,以防止火花和热量引燃。
切勿在帐篷内使用火焰燃烧装备,小心、谨慎使用帐篷加热设备。
17、火堆必须有人看管:
确保你的篝火总是有人看管的,烤架或石头表面是理想的生火之地。
灭火时,确保所有的余烬都熄灭,绝不要让余烬引发火灾。
18、不喝未经消毒净化的水:
喝水前要注意,将水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处理净化后再饮用。
无论溪水看起来多么干净,它都可能含有水传播的寄生虫和微生物,这些寄生虫和微生物会引起不适,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疾病。
19、拒绝饮酒:
如果你喝酒,就要远离悬崖。
饮酒会降低判断力、敏捷性和平衡性。
20、密切注意立足点:
在悬崖附近穿越时要找好自己的立足点。
留在小路或干燥、坚固的岩石区域,时刻要有良好的立足点。
避免意外,不能用树木和灌木丛来支撑自己。
21、预防昆虫:
黄蜂、蜜蜂、苍蝇、蚊子在许多露营地都是一个问题。
穿浅色衣服,避免使用香水,这会吸引昆虫。
进出帐篷时迅速关闭入口,防止昆虫进入帐篷。
22、预防野生动物:
遇到野生动物时要小心。
保持露营地清洁,不要将食物、垃圾、冷却器、烹饪设备或用具留在露天环境下。
许多野生动物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切勿喂食或接近。
晚上使用手电筒,许多动物在夜间进食,使用手电筒会警告它们远离。
23、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就会知道如何识别和处置受伤和疾病。
随身携带急救箱,了解如何识别中暑、中暑、体温过低和脱水的症状,并知道如何治疗它们。
24、个人卫生也要注意:
野外细菌微生物众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确保常洗手,尤其是在如厕后和处理食物之前,以预防团队中的每个人生病。
25、保护环境、带走垃圾:
我们对户外活动的热爱可能会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
带走所有垃圾避免污染水源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很多露营者缺乏保护大自然的知识,但是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行为。
徒步旅行、露营、登山、探险,都是体验户外活动的方式。
遵从本指南中的25条安全提示,确保你可以享受安全、舒适和愉快的旅行,让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中。
#旅行# #徒步# #荒野生存指南#
徒步基础知识
徒步基础知识
行前热身一定要做足,起步放慢宜缓行。每次活动前,必须主动花5-10分钟做伸拉热身运动。这是科学的锻炼方法所必须的。行前花少时间做准备运动,让肺部预先有效吸收氧气,增加肌肉血液循环,使心脏有一个运动的适应过程,这样可以把身体调整成为适合登山徒步的运动状态。还可以预防很多特发状况及受伤。
刚开始登山徒步,不要逞强赶速度。步行山路要花很长的时间,是一种路程较远的运动。有的人急于上山顶,所以开始就急于快速赶路像跑步一样,用这种方式的人,休息次数多,后半段路程不仅速度减缓,有的甚至已累到走不动。刚开始起步,速度稍微放慢点,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通常刚开始的30分钟内,都要给队伍一个休息调整时间,队员可以利用这个休息调整时间调整鞋带、背包、衣物的减增等。
行进时间有规律,疲劳前要休息。登山徒步的休息方法,分小休息与长休息。无论小休息与大休息,这样一种登山重复休息模式,目的都只有一个:防止疲劳,让身体获得充分休息,恢复精神更利于行走。通常登山徒步大多采用步行四十至五十分钟、休息十至十五分钟的方式。建议初学者采用步行二十至二十五分钟,休息三至五分钟的小休息模式。这种方法在长时间步行时可以让人觉得不容易累。当然,另外也是要考虑队员的身体状况及后续行程来随机应变,灵活分配休息时间。即使走不到十五、六分钟,看到景观不错的地方或是想歇口气时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的。
最好的休息方法是“会累之前要休息”。为更舒适、安全地走远路程,减少疲劳的感觉,把体力保存到最后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休息次数太过频繁及冗长,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到达目的地,这样反而更累。所以为了掌握自己行走的节奏与休息的步调,请认真明细记录下自己步行时间的纪录,掌握个人的行走节奏。通常登山徒步过程中的小休息,以3-5分钟内比较适宜,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节奏与呼吸,可以就着这个时间补充下行动粮及水分。还可以等下其他的队员。
长时间的休息,可以卸下背包,站立调整呼吸回复正常后再坐下休息。休息时要尽量放松身体,让身体充分休息。怎么舒服就怎么坐,哪怕是躺倒下休息也不妨。找一个树木残枝、岩石上的地方,以最轻松舒服的姿态坐在上面休息。如果姿势不正确,不仅无法充分休息,一旦气温下降,容易发生脚抽筋等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果找不到适当地点休息,坐在背包上也无妨。背包的背面朝上摆在稳定的地方,让腰的位置变高才能坐得更舒服。休息时要避免肌肉受凉,肌肉受凉特别是休息点选择在面向冷风的山脊时,也一样容易导致肌肉抽筋。
休息中可以做的事林林总总,例如用餐、补充水分、做伸展运动、确认路线、衣服的加减等等。建议休息采取主动休息的方法,主动做伸展运动,伸拉步行中常使用到的小腿肚、大腿、背部等部位的肌肉群。就算是花十至十五秒的时间做也一样对预防疲劳很有帮助。
徒步穿越山岭,可以河流为参照物,但有其他选择的话就最好不要沿着河边走,水能穿过的地区不一定你能轻松穿越,有时甚至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不是高山,沿着山脊前行,开阔的视野有利于你把握方向,选择路线和宿营地,但要时刻注意所携带的水的消耗,以便及时安排下山补充水,毕竟在山脊上发现水源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不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这会让人的旅行变得十分被动。当注意到河流变宽,河谷的地势趋于平缓时再回到河流边来。
在人不常至的丛林中跋涉,有时很难找到一条现成的道路。有的只是丛生的灌木和四处蔓延的藤类植物,你只能靠你手中的砍刀(这在登山等野外活动中是必备工具)辟出一条路来。开路的人要特别留意不要触动灌木丛中的蜂窝,对有巢的灌木丛绕道而行。砍掉的枝藤弃于两旁,确定不会反弹回来,砍后的断口折向外,以免伤着后面的同伴。行进中两人间保持一定距离,2-3米为佳,这样相互之间既有照应又不至因短暂驻足影响别人。在丛林中行走,膝盖以下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所以最好将裤脚扎起,以免被刺丛挂伤或被蛇虫叮咬。
山野徒步不同于城市里的柏油道路之处,在于有非常多的上上下下凹凸不平的步道。即使是针对无经验者而设计的较完整路线,有时候仍会遇到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或到处横生长的树根和滚来滚去的石头。在上面行走,一不注意就容易失去平衡,导致闪腰或跌倒。而且长时间上下行陡坡,一旦按照在城市里的大马路走路的步伐时,就会变得上气不接下气,甚至会累到无法继续行程。
山野的登山徒步步伐要采用不同于城市平整柏油路面的步法行走,通常柏油路面行走双脚是自然沿水平方向摆动踢出去的。
但山路的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有时候甚至还有滚动的石头,很不好走。登山徒步时,最重要的就是“步行姿势”与“步伐”,首先说明的是步行姿势。头、腰、脚要保持在同一条重力线上,并经常把这条线当作是身体的轴心来移动着走。
方法:将一只脚膝盖抬起,另一只脚着地取得平衡,此时肩膀不要用力,步行的重心要从后脚转为前脚时,要将头部与腰部重心移向前,前脚膝盖不要往前突出,再向前踏出后脚,重新制造一个重心。这样头、腰、脚重心不断移动交替行走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步行姿势。上山中心前移,下山重心放在后脚。
小步伐,慢慢走,不论山路的上行或下行,最基本的就是步伐要小。
这样的徒步方法,即使不看眼前的状况也能以同样的步伐往前走,除了容易保持平衡外,也可减轻疲劳。
户外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比较,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运动时间长而且运动过程中要背负上个人的生活食用品,如果长时间走在很多上下坡的山路,就像大步快速走在城市街上一样,马上就会喘不过气来。建议新手不妨以平常步行的一半速度,采用小步法,悠闲散步般的慢慢地往上爬着走。
徒步行走不单是腿部运动,而是种全身运动。可以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
上坡道就已经觉得累的新手,大多数是只用下半身的腿部肌肉力量硬爬上山,而上半身的肌肉则呈现胶着状态,完全没有参与运动。相对地,登山老手为了让手腕、背部、腹部肌肉、肩膀等全身的肌肉活动,会将必要的力量分散于每一步。新手只要徒步过程中大方地摆动手臂走,全身肌肉就会得到很好的参与活动。
新手一般通常犯的常见错误的就是拖着脚走或用逛街的步伐登山。这种方式走山路,因为身体较难取得平衡,很容易踢到东西而跌倒。此外,因为身体为了行走中困难取得平衡,要用多余的肌肉撑住,反而更容易觉得疲累。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请各位要确实地抬起脚,小步伐,一步步踩稳慢慢往前走。
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尽量用个人中等负荷心跳脉搏次数行走,中等负荷运动强度心跳=(180-年龄)X60-70%。背部肩沉背挺,全脚掌触地,踏稳脚步再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
很多山友登山徒步经常会大腿或者小腿肚肌肉抽筋,就是登山徒步脚掌踏出没有选择全脚掌着地,或者选择全脚掌着地了但刚好踏在凹凸不平的面上,没有选择好踏点。比如脚掌踏在一个小石头上,这样一移动重心,感觉不对劲,至少要花多四倍的力量来重新平衡身体重心。通常在无谓花掉这些“浪费”的力气平衡身体过程中,。脚抽筋便突然发生了。所以请尽量选择有土的地面及稳定踏点的地方走。
遇到较斜的上坡道时,最重要的是脚要采外八字步走,亦即脚尖向外打开走。我们不妨将脚实际放在陡坡(见上面坡度的定义)上试试看就很容易得知,若直接将整个脚踩在上斜坡时,脚尖因为是在比脚后跟还高的位置,所以脚踝急激弯曲而无法匀整协调稳定。相反地,如果对着斜面打开脚尖,把脚往横着踩,脚尖与脚踝变成几乎同一个高度,因而脚踝会变得轻松且容易摆动。
请谨慎下坡,即使是缓坡,下坡时也可能会有跌倒的危险,所以一定要一步一步用小碎步走才行。下雨过后的路面特别湿滑,更容易滑到,更需要小心。步伐要比上坡时小一些,如果小步走,就算脚不小心滑了一下也能马上恢复平衡,防止跌倒。
山地下行时,身体重心切莫注于下行的前脚。如何下行把全身重量集中注于前脚,也就是用一蹦一蹦的样子走下去,这样会造成前脚负担很大,也是造成膝盖疼痛的原因之一。而且很容易导致身体筋疲力尽不能继续行程。所以请记得在脚往下坡踩的瞬间,将脚踝及膝盖充分弯曲,发挥缓冲作用来着地,重心在后脚。
下行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徒步线路上,时而可见同膝盖高或比膝盖略高的台阶地,或是斜坡上露出很大的高度落差坡度等。下行这种落差很高的台阶地形时,严禁突然往下弹跳,切记!!!跳着下,不仅会滑倒、扭伤脚踝,还会有挫伤或骨折的危险性。正确的下行步法是利用边上树根类的植物紧紧抓住,稳住身体重心把脚顺利往下掂着地,或者坐在地上慢慢滑下去着地。
出行前的心理准备
对于首次参加野外生存徒步穿越活动的人来说,野外穿越无疑充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这种兴奋会使人暂时忽略掉许多困难。然而当你真正地融入到野外生活当中,搭帐篷、烧火、取水、做饭等日常生活中易如反掌的事情,都成为必须花时间精力去准备的事情。
进行野外生存徒步穿越之前,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斟酌,了解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对于预计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胆大心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
短期的艰苦生活一般人都能忍受,但是进行长时间的野外生存徒步穿越活动,需要耐心和毅力。日复一日简单、重复、枯燥的生活,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困难,容易使人失去信心和兴趣。在特别恶劣的条件下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下意识地培养自己抵抗不良环境(如寒冷、饥饿)的能力。同时,运动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自觉地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光凭兴趣办事。
野外生存徒步穿越对个人来说是件艰苦的事情,但如果一个团队的人团结起来,就可能变成轻松有趣的乐事。此时,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队友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战斗力。团队生活必须分工明确,形成紧张有序、组织纪律性强的高素质团体。
一个优秀团队领导是团队灵魂,有责任在团队中形成民主、公平的领导作风。行动时必须以身作则,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紧急关头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组织和鼓励大家共同完成任务。参加者可以在平时训练中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建立相对固定的活动小组,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在集体活动中,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相互理解和磨合。有些性格在集体生活中常常会碰壁,比如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不爱帮助别人、盲目自大、喜欢独行等,这些性格都有是团队生活的大忌。参加者应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努力使自己融合到集体中去。
陌生的环境容易造成紧张的情绪。在野外生活的人,由于生活模式被打破,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失眠等现象。由于野外环境的未知,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如毒蛇猛兽、气候变化、方向迷失等,人们会感到胆怯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克服心理障碍,进行一些相应的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例如在训练中模拟野外生存环境,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办法,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要经常做些假想练习,就是将山野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意外场景做个假想,当你身临其境该如何应对的练习,比如在山区迷路、物资短缺、风雨雷电、山洪暴发、泥石流、落石、滑坠、出现伤员等。长期做下去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条件反射,对提高自己的经验和应对能力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