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 2、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生活化
- 3、如何让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 4、如何把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
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也即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中生活活动中,人与人发生各种关系,也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才有道德的产生。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灌输道德的戒律。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实际教学,关于新课程的生活化方面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优化教学关系,让学生投入生活。
现代生活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首先决定于教学关系。
要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会主动和学生交朋友。要充分相信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潜能和积极性;要学会容纳一些缺点、错误的孩子,善于与他们交朋友;要深入孩子的心灵,感悟和学生们交往中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上,要把自己当作是孩子中的一员,在和学生们共同地讨论、实践、操练中形成凝聚出师生认同一致的观念。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虚心地接受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富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见解,实事求是地分析教材本身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来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建立。
要有交流协作的生生关系。学生间良好的合作与交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又十分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与协调。首先,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相互传递和交流信息。其次,要注意引导大家从小就懂得关心他人,学会在学习、思维、实践中体会和理解别人、尊重和欣赏别人,能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协作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直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二、优化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
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和唯一教学内容的陈旧的传统做法,建立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介,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利用思品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作为教材,才更具有教育意义。
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自觉增加或补充与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内容,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三、优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创造生活。
有了较好的教学内容后,实施教学活动就成了关键。生活化的小学思品课课堂教学可分为生活指导式的教学和生活实践式的教学方式。生活指导式的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把生活的知识、做人的道理等寓于其中,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念、生活态度。生活实践式的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提高生活的技能,重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也可把生活指导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堂课中使用。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又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身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就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有强化重视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优化教学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小学思品课课堂教学中,必定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问题。评价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即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及学习结果(即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三方面。这种评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主要应采用定性的评价方法,通过竞赛、组织活动、同学间互评、自评、个人成果展示等进行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上好思品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注重个性化人格的塑造。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清晰的知道我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1.教学内容生活化,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丰富、生动,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首都特色。但是,教材有着共性,但缺乏个性,同时还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中要把鲜活的生活呈现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中需要道德,从而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我爱爸爸妈妈》、《老师 您好》、《让爷爷奶奶高兴》等敬师长的内容,教材内容已经很丰富,与学生的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体验,然而对于为什么要尊敬师长的道德意义学生还不十分明白的现状,在教学时,教师尝试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请他们把自己抚养孩子的艰辛讲给学生听,尤其是家长讲到孩子生病了家长的焦急,讲到孩子长大了家长的心喜时,让学生们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没想到我一个人病了,全家人都那么着急,尤其是妈妈整夜地看护着我,我真感谢妈妈。有的说:其实我把作业写认真些也没觉得怎样,没想到爸爸妈妈竟然那么高兴。是呀,一个又一个“没想到”像一颗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中,立刻激起了学生的道德良知。
生活就是一个个平凡的镜头,学生在生活化的内容中感受到了亲人的关怀。在情感共鸣中,家长听到了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孩子们体会到了亲情,也唤起了孩子要为家人着想,要为家人付出的愿望。孩子理解了家长,在理解的基础上,尊敬父母长辈的道德行为将自然地展现出来。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教育内容都可以尝试生活化,通过生活的真实感受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教学情境生活化,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是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道德形成规律,在教学时注重采用多种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段。小学生上课是在过生活,作为教师不应该和学生过不去,尤其是对于学生常见的道德问题,教师不应该揪住学生的问题不放,而是应该以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受,通过“移情”使学生有所体验和感悟,这样更利于学生澄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镜头A在《说话有礼貌》一课的课堂上,教师戴着老牛的头饰,与学生共同表演“小牛问路”的故事。当小牛有礼貌地问到:“老牛伯伯您好,请问小鹿家在哪儿?”时,教师扮演的小牛却严肃生硬地说:“顺着这条路走就到了!”“老牛”的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就纷纷举了起来,说:“老师,您刚才说话太横了,那样说多没礼貌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请学生再来表演,通过对比,通过教师不露声色的引导,学生自然感受到了“对人说话有礼貌,不仅要说礼貌用语,还要注意态度要和气”。
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师生共同学习的情境中,学生自主得出了行为要求。教材设计为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课堂上教师成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在教学情境中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摒弃了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纳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较好体现。
现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张扬,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能够从学生学的角度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教师的暗示,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出道理,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是身心的全面参与,这样的教学利于学生内化所学的道德知识及行为要求。
镜头B在教学《不乱放东西》一课时,教师尝试了这样的设计:
(1) 现场活动得出体验:试试:找出教室里常用的东西。
(2) 初步感受不乱放东西的好处:说说:这些东西为什么好找?
(3) 自主创编故事:小组活动:编《小芳乱放东西的故事》。
(4) 动脑动口动手,助人实现自助:看课件:收拾屋子(讨论、操作)
(5) 课件设疑,自悟“放回原处”的要求:演示“收拾好过几天又乱了”
(6) 现场实践,自我评价:小竞赛:整理学习用品
(7) 习惯养成,多方配合:课后要求:坚持做(自评,家长写评语)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他们在活动、在体验、在感悟、在自我评价,无论是乱放东西的害处还是不乱放东西的好处,都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真心参加活动后得出的结论。
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使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更活跃了,效果更实在了。我区在进行“课改”时,同时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因此,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设计出情境生动、画面清晰、目的明确、便于交互的课件,较好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镜头C⑴创设探究的情境
在讲《保持环境卫生》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的课件:出示对比照片,并配有不同风格的音乐,一张环境优美的画面配上轻柔美妙的音乐,一张遍地垃圾的照片配上刺耳的噪音,学生通过鼠标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环境,并说出为什么?课件设计得情境直观生动,易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⑵创设交互的情境
在讲《不乱放东西》一课时,课件设计方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真实的感受。学生自己在屏幕上拖动鼠标帮助小主人公收拾屋子,在人机交互中动手、动脑、动口,自觉得出正确的行为要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学情境生活化,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了解决道德问题的针对性。
3.教学任务生活化,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
英国学者迈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囿于小课堂一隅,是思想品德教育长期的一个缺陷。陶行知指出“社会即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强调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注重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课堂是提升学生道德认知的舞台,课后的真实生活是促进学生道德实践的真正天地,是检验德育实效的试金石。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于课堂上的讲授和模拟实践,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课后的生活,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从封闭性转向实施开放性教学,与社会鲜活的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应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品德课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教师应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深入生活,搜集相关的材料。例如:《节约每一滴水》一课,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水的用途、水资源现状及人们用水的情况”。上课时学生交流资料,可以产生很好的触动作用。再如:《我爱首都北京》通过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带着任务进行课前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对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通过研究感受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课后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走进生活,他们将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例如:让学生参与向社会献爱心的活动,让学生行动起来做合格的小公民,让学生真正帮助小区中有困难的老人,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父母,用自己的行动温暖同学……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爱和责任无处不在”。相信学生,他们在社会实践的浪潮中摸爬滚打,才能经受住风浪,才能使课上学到的、悟到的道德行为规范落实到行动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生活化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生活化
当我看了新教材《思想品德》的内容后,深深地被其内容所吸引: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一改以往那种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为什么要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近一年来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是为了满足如下三个需要:
首先,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理性知识即课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的自我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来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从而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
再次,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就是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帮助学生学习做有责任的公民,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应社会,并学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然而由于受社会竞争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家长让孩子到学校读书只强调学习成绩,考高分和进重点中学是一些家长、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追求目标 ,“闭门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缺少对生活的学习和实践,一些学生虽有满腹的书本知识,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面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束手无策的状况并不少见。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风霜雨雪都是锻炼,生活中的滋味不是在书本中、在课堂教学中所能完全体验到的,正如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思想品德课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理解我们所教的生活道理,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才能真正学会生活。
明确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一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仅供同仁们参考,并请不吝赐教。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即新课导入生活化。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该如何去孝敬父母”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孝敬父母的真实感受。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历史上一些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子女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还组织几名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亲身体会此中的感受,使他们更深地认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体会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教育子女的艰辛。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贴近生活,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益——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
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教学“两代人的对话” 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精选电影《九香》中母亲含辛茹苦疼爱孩子的镜头,配上满文君的歌曲《懂你》,让学生反复看、反复听,尽管我不说话,但学生的思维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们一直在感动,在沉思,将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怀一幕幕在头脑中闪现。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因为受到感染而百感交集,感动、幸福、激动、愧疚……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平时自己对父母的不服、不理解、不满甚至叛逆都随之烟消云散。紧接着我让学生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学生们说了很多很实用的沟通方法。就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与父母沟通,从而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
四、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内化学生行为,使课堂走向生活——教学活动生活化。
思想品德新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礼仪展风采”一课为例,我依据《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宗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践行。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活动: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三军仪仗队在接受检阅时的录象,让他们欣赏仪仗队的飒爽英姿。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所观看的,叫几名学生上来学一下,让他们体验一下礼仪的风采。接着联系学校生活中的实际,作为中学生该以怎样的礼仪来展示我们的风采。随后让学生分组表演如何站、立、行、笑,让他们评价一下谁最能体现我们中学生的风采。然后再进一步推广,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礼仪都有不同的要求。接着我就让几名学生上来表演在家中如何接待客人,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确待客的礼仪要求,并进一步让他们明白礼仪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分析课文得出要点,充其
量能把它记住就不错了,此两者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让学生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得到感受、体验,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两者相得益彰,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为例,我在教学这课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对待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
如何让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摘 要:德育只有回归生活,实现生活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德育工作现象以及德育生活化的途径进行研究,以期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关键词:德育教学 生活化 回归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当前,我国德育教学虽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学生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实际,变成了纯粹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学校德育教学要真正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回归生活,推进德育教学生活化。[1]
一、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教学是生活的内容,生活是教学的源头,德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基础,以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要求,将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理论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的生活化课堂,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整合。[1]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教学过程只是对生活的解说,因此,德育教学内容应当引导学生追求深刻的人生知识,能够将抽象的道德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准则;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据,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教会学生生存发展的技巧,使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1.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当前,学校德育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道德规范抽象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独特的生长环境,漠视学生内心潜藏的愿望和热情,疏远生活实际,将学生看作是德育知识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内容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以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2.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但当前许多学校普遍存在将德育教学过程看成是对学生施加道德教育的过程,片面强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漠视学生个体生命,忽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师生间的互动,扼杀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导致学生自我选择权力缺乏。
如何把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
一、创新教学方式,丰富生活情境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要构建高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既关注知识的口传心授,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思考与学践,以真实的情感体验或场景体会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学得所感、学有所用。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入学生之间,以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与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生活化教学场景,并借助学生对真实环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最终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我的角色与责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关系图谱,引导学生以角色划分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以图谱进行展示,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角色在关系网中的不同分工。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还要创新教学手段,关注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设计《寒假生活交流会》的活动时,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让学生边回忆寒假做过的事情,感受其他同学的快乐之事,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尽,畅所欲言。
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归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小记者的采访激起学生把寒假经历过的事尽情与人分享的愿望和乐趣,不像老师直直板板问寒假发生的事那么枯燥,真是有创意的想法与做法。